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抗議SOPA行動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表示支持維基![編輯]

謝謝牛人翻譯出來!最好在全中文維基做宣傳!Qa003qa003 (留言) 2012年1月18日 (三) 11:10 (UTC)[回覆]

繞開的方法[編輯]

Firefox瀏覽器的查看-頁面風格-沒有風格,就能查看英文維基了。--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18日 (三) 13:24 (UTC)[回覆]

支持維基[編輯]

多謝翻譯,讓我們可以較容易了解事件整體。不過似乎大陸的維基團體還沒什麼反應?(亦或沒有統一的聯絡組織?) 另,簡體中的「義大利」是否應為「意大利」?amnesiac (留言) 2012年1月18日 (三) 15:10 (UTC)[回覆]

大陸沒有維基團體。至於意大利,應該是全站地區詞轉換,我沒有看到有問題。--達師218372 2012年1月20日 (五) 06:32 (UTC)[回覆]
應為「意大利」--Gqqnb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11:48 (UTC)[回覆]
簡繁轉換自動轉換過去了,如對您沒有效果可提報技術區。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24日 (二) 20:48 (UTC)[回覆]

大陸人怎麼表示反對?[編輯]

頁面里說不住在美國的人可以向當地政府機關聯繫。中國大陸政府肯定是歡迎SOPA的,他們早就在這麼做了。我還能做什麼嗎?--Gqqnb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11:51 (UTC)[回覆]

與美國領事館寫信抗議?(雖然法案通過與否與他們無關,但表明立場總好過無聲無息…)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24日 (二) 20:45 (UTC)[回覆]

為什麼這樣[編輯]

  • 編輯英語條目時,整個屏幕是黑色的並伴隨如下文字,無法編輯。

Imagine a World

Without Free Knowledge

For over a decade, we have spent millions of hours building the largest encyclopedia in human history. Right now, the U.S. Congress is considering legislation that could fatally damage the free and open Internet. For 24 hours, to raise awareness, we are blacking out Wikipedia. Learn more.

Make your voice heard 119.136.73.164 (留言) 2012年1月18日 (三) 10:04 (UTC)[回覆]

原因是WP:SOPA,要看停用Javascript即可,暫時不能更改。Justincheng12345 (留言) 2012年1月18日 (三) 10:56 (UTC)[回覆]
不單單是「編輯」英語條目黑屏,而是瀏覽條目時就黑屏。瀏覽條目時的黑屏可以用這裏的各種《Un-blackout English Wikipedia》方法取消,以看到文章。不過依然不能編輯,因為18號這天全站所有頁面都是保護的。--t8 2012年1月18日 (三) 12:59 (UTC)[回覆]
我不是說停用Javascript即可看了嚒?....囧。Justincheng12345 (留言) 2012年1月19日 (四) 09:47 (UTC)[回覆]
  • 看過了,如果這樣,維基百科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美國國會是從版權角度出發,規範互聯網上的信息,做法是對的。我看過許多維基條目,特別是那些特色、優良條目,發現其內容幾乎完全是改寫或摘錄後改寫他人作品,這就是侵權,而不管它如何為公眾服務,慈善也好,奉獻也罷,總之侵權問題嚴重,未來前景不妙。尊重知識產權是法律問題,也是道德問題。鑑於維基宣稱不以營利為目的,也許美國國會會做出折中裁決。119.136.73.164 (留言) 2012年1月18日 (三) 11:15 (UTC)[回覆]
  • 例如:新學書院的簡介

維基條目:新學書院在當時實行三科制,為預備科、中學科和大學科。一開始,預備科為二年制,中學科和大學科為三年制。並設有預備班,為兩年制。後來,新學書院將學年調整為預科、中學科和大學科均為四年制。當時的學科內容設有歷史、地理、文學、哲學、法制、經濟、科學、宗教學、國語、勞動、修身、國畫和體育等課程和科目。新學書院大學部分的學科分為文學部和理學部並由一些資深教員任教。大學學制為四年制,並設有格致、博學和化學等科目。當時新學書院的主樓分為南北兩樓,樓內還設有禮堂、會議室、理化室、閱覽室、體操房、籃球場、飯廳、學生宿舍、淋浴室、博物院、機械實驗室和化學實驗室等設施。新學書院設有學校董事會,當時較為著名的董事有顧維鈞林語堂張伯苓等。

參考母文:天津新學書院的建築看上去像是歐洲古城堡式建築,它是英國人赫立德於1902年創辦的一所學校。建築本身仿牛津大學青灰色校園建築,由中外資深教員任教。書院是大學制,學制四年,有格致、博學、化學等科目;分南北兩樓,樓內設施完備,禮堂、會議室、機械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理化室、閱覽室、體操房、籃球場、飯廳、學生宿舍、淋浴室、博物院等等。校長上設董事會,董事們均為社會賢達,如顧維鈞、林語堂、張伯苓等。1930年,該學校改為中學。1939年,著名電影戲劇家黃佐臨曾任該校校長。

上面兩段話,內容差別不大,基本是將母文內容重新進行文字排列,雖不構成抄襲,但可斷定是對「母文」的侵權,只是程度沒有百度和互動嚴重(它們基本是照抄的,一旦中國法律嚴格規範,它們的百科條目能否繼續在網絡上存在也是一個問題)。

維基條目的大量內容大都是對原著的摘抄或改寫,其內容介於抄襲和原著之間,維基的參考資料其實就是用來改寫或摘編改寫的母文。由於維基巨大的瀏覽量(好像是世界第四),可能引發原作者(包括政府)的投訴,才會有美國國會的議案。這個問題蠻複雜,我不便在此探討。119.136.73.164 (留言) 2012年1月18日 (三) 12:16 (UTC)[回覆]

拜託。。
SOPA和PIPA可以說完全不是針對Wikipedia,甚至還有可能能夠保護Wikipedia的。Wikipedia嚴格要求文本可以以CC-by-sa-3.0協議發佈,才能發表上來,因而大多是編輯原創,只有少數是來自其他地方的CC-by-sa兼容協議的文字。同時也有機器程序偵測剛寫到Wikipedia上的新文字有沒有和其他網站上的高度重複,重複了就可能侵權被刪。如果你發現了和其他網站高度重複的Wikipedia條目,除了遵守CC-by-sa轉載,其他幾乎都是別的網站從Wikipedia轉載的。英文Wikipedia文章品質較好,轉載引用率極高,全站複製過去的都有不少,而且有的複製時沒有遵守Wikipedia的CC-by-sa版權協議,侵犯了Wikipedia編輯的著作權。
你用的是中國思維,SOPA和PIPA不利於Wikipedia,所以Wikipedia才會protest,這邏輯在中國合適,對於「無聊」的美國人不合適。SOPA和PIPA不是針對Wikipedia,甚至還有可能能夠保護Wikipedia的,但是人家是公民社會,有事沒事,關不關自己事,只要什麼東西感覺不利於社會民主發展,就要protest一下。--t8 2012年1月18日 (三) 12:58 (UTC)[回覆]
你的「母文」最早可能是2004年05月天津圖書館的王向峰提供給《城市快報》的文字(參考),至於王向峰從哪裏得來尚不得知。搜索也可知,百度百科、互動百科,不知道新浪算不算,有沒有獲得版權,總之還有不知道多少中文網站都直接地、原封不動地抄襲了王向峰的文字。和中文維基百科該條目也是無法相比的,中文維基的編輯畢竟還改寫了文字。
當然,你說的也沒錯,改寫也有可能侵權,這牽涉到改寫的程度。客觀事實是不具備版權的,比如,「天津新學書院是英國人赫立德於1902年創辦的一所學校」這句話,即便誰可能在某個出版物中「首次」使用了這句話,但不代表以後任何人都必須向他繳納了版權費才允許說出或書寫這句話或類似的話,不然以後就沒人有權描述「天津新學書院是由英國人赫立德在1902年創辦」這一客觀事實了。新學書院條目對原文改寫的程度還是很大的,這種改寫使之類似於「參考」而非「抄襲」。當然,大量客觀事實的組合與整理也可能具備一定的知識產權,王向峰的那段被用來改寫的文字量可能並不是非常大,是可以接受的水準。
假如你依然有異議,你也可以自己改寫新學書院或者以侵權為理由對其發起刪除討論。--t8 2012年1月18日 (三) 12:58 (UTC)[回覆]
而且,中文維基百科有些條目編輯可能是有點傾向於單一來源或單一段落的改寫,這種改寫在版權問題上有時是會有點模稜兩可,這個可能原因是人手和資料都不夠。要是像英文Wikipedia那樣,資料豐富、人多知識豐富,一般就不會高度依賴單一來源,不會對單一來源進行改寫,而是會綜合所有的資料和知識點自行構築一篇新的文章。所以,美國版權部門哪會找英文Wikipedia的麻煩。--t8 2012年1月18日 (三) 13:14 (UTC)[回覆]
SOPA和PIPA對維基影響極大,不過你的話也有道理。關於版權問題,我有親身感受,三年前我曾製作了一部10分鐘的風光片放到自己的博客里,後被人複製剪輯後貼到了其他網站,這個滋味不好受。維基應儘量杜絕類似問題。119.136.73.164 (留言) 2012年1月18日 (三) 13:37 (UTC)[回覆]
那麼你的風光片如果貼到維基百科或Wikimedia Commons都會立馬被刪,其他編輯會告訴你很多規章包括如何才是WP:合理使用WP:合理使用準則WP:合理使用依據指引),合理使用要儘量少,合理使用的圖像還必須裁剪縮小解像度大小,視頻就更不可能合理使用了。而Wikimedia Commons更要求自由版權才能放上去,像是「可以非商業使用」的都不是自由版權,不能放上去,儘管Wikimedia自己本身是非商業的。你參與編輯Wikipedia就知道了。Wikipedia對版權採取了十分非常極端保守的態度,反盜版說什麼也反不到Wikipedia頭上。--t8 2012年1月18日 (三) 14:16 (UTC)[回覆]
tomchen,您的樂觀值得欽佩,可是在我們的首席法律顧問都認為SOPA會對維基百科有嚴重影響的情況下,我若是您的話恐怕是樂觀不起來的。「Wikipedia對版權採取了十分非常極端保守的態度,反盜版說什麼也反不到Wikipedia頭上。」:難道您認為一個法案自稱其為反盜版法案,就一定是為了反盜版書寫的,而且一定不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濫用?ZZArch 抗議SOPA talk to me 2012年1月19日 (四) 01:03 (UTC)[回覆]
我想請問下,可以從哪裏看出距離時限24小時還剩多久。—Ai6z83xl3g (留言) 2012年1月19日 (四) 02:42 (UTC)[回覆]
沒法看到,北京台北香港時間的今天下午1點結束。美東紐約時間0點。--t8 2012年1月19日 (四) 03:30 (UTC)[回覆]
我只是在向119.136.73.164解釋有關版權方面的東西,他之前似乎認為Wikipedia充滿了盜版抄襲內容,而SOPA/PIPA是反盜版的,因而反到了Wikipedia頭上。這當然不對。純粹就著作權而言,保守的Wikipedia受到的影響微乎其微,甚至說不定有利。不論版權,還是生者傳記和各種條目來源方面,Wikipedia採用的都是保守主義,極力規避可能的侵權和誹謗造謠等,當然未分級的性(色情)內容除外,所以一般情況下,沒什麼人有理由找Wikipedia的麻煩,除了想屏蔽部分政治內容的政府,和不滿或覺得性內容需要分級的人,這些和SOPA/PIPA條款無關。
但是,我前文也提到了一些,就是條款將對互聯網的充分開放與言論自由,公民權利的維護和民主制度的發展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也會造成一定的權利不平衡和濫用。這種負面影響直接作用於Internet,當然會間接作用於online的Wikipedia。所以更多還是間接的。但不應短視,只看直接影響,間接影響也有可能是巨大的,應該防患於蔚然。--t8 2012年1月19日 (四) 03:30 (UTC)[回覆]
  • 無論維基條目的參考來源是多還是少,所有條目都是在未經授權的情形下,對原著內容進行改寫或摘編改寫而成的。有些是從紙本資料摘編改寫,但更多的是直接從網上複製後改寫,這樣做事似乎不太好;而且維基杜絕原創,所有編入條目的內容都要有來源,也就是說沒有來源,維基就什麼都沒有,侵權是肯定的。本人不太欣賞維基的現有做法。116.25.89.254 (留言) 2012年1月19日 (四) 04:10 (UTC)[回覆]
    請問您是否寫作過論文?來源是查證文中所述的途徑,我說「如果你想知道我說的對不對,某人的文章便是我的證明」不代表侵犯他的權益。如按您所述,那整個學術界都要完蛋,每個學者都得從最基本的公理導出整套學界。請先行理解版權後再來批評維基百科。ZZArch 抗議SOPA talk to me 2012年1月19日 (四) 04:17 (UTC)[回覆]
    兩位IP用戶是同一人麼?要求來源是在規避誹謗造謠欺騙,要求文字的客觀性。沒想到還會變為版權問題?
    這麼極端的對版權的理解方式還真是罕見。我建議,這位極端的版權維護人士,可以和極端的誹謗、造謠欺騙反對人士組成超級搭檔。每當有人說出一句話時:
    1、假如這句話使用、引用、參考或是應用了前人曾經說過的話、曾經得出的事實、曾經證明的定理、法則等,那麼便是侵權
    2、假如這句話沒有使用、引用、參考或是應用前人曾經說過的話、曾經得出的事實、曾經證明的定理、法則等,那麼便是誹謗或造謠欺騙
    哈哈哈哈哈,這樣豈不樂哉。大家都用膠帶把自己的嘴封起來吧,任何人都無權再說出任何一句話。--t8 2012年1月19日 (四) 07:09 (UTC)[回覆]